信息公开
社会责任(2018)浏览:


3044永利官网

201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上海申通地铁公司有限公司是一家融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公司,是上海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和运营的责任主体。

根据本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8年本市地铁运营线网规模预计达到700公里、2020年预计达到800公里。以网络建设为平台,公司同时将在投资、建设、运营、资源开发和专业咨询等五大领域不断形成核心竞争能力与规模经营优势,推动上海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具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集成能力的公共服务企业。

一、依法经营、诚实守信

公司坚持依法治理、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共同推进,坚持法治体系、法治能力、法治文化一体化建设,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荣获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单位、全国质量奖、上海市政府质量金奖等荣誉称号,获得“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特别奖”,被评为“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在法律和制度框架下,依法开展企业经营和生产活动,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工作,注重识别和防范法律风险,积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参加上海市“企业诚信创建”活动和工商局“重合同、守信用“活动,连续多年被市交通运输协会推荐,荣获“五星级创建企业”等荣誉称号,并获准运用企业诚信标识。

二、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

公司全年合并营业收入109.27亿元,主要经营指标均处于年初预算目标区间内。

截至2018年末,公司合并资产总额3729.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1%;合并净资产总额为2608.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37%;合并资产负债率为30.06%,较上年末降低了1.7%

三、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上海现有运营线路17条(含磁浮线),线路总长度为705公里(含磁浮29公里),车站415座(含磁浮2座车站),运营线网规模位居世界地铁城市前列。2018年,全年路网共运送乘客37.06亿人次,日均客流1015.32万人次,地铁网络已经成为上海城市交通的骨干网络。

在运营服务方面。顺利完成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安全服务保障工作。推进补短板工作,完成第一阶段35座车站231LED屏加装工作,完成7座车站改造工作,开展厕所革命,对全路网所有车站公共厕所改造进行排摸。研究及实施互联网+”票务新技术,实现大都会宁波、杭州二维码互联互通,研究TVM语音购票、模糊查询购票、扫码购票多功能支付的应用,在上海南站试点效果较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了语音购票应用。扩大导向标志日常管理范围,新增无障碍导向与厕所等服务类设施连续导向,完成234座车站约726个点位的灯箱导向整改工作。新增多项人性化提示,试点会合点走行距离引导系统,在路网80座车站的111处便民取阅架显示屏滚动播放运营信息。完善服务监督体系,聘请5名市政协委员担任特约监督员,通过特约监督员建言献策、监督参谋等协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上海地铁服务质量。持续开展增能提效,9号线实现最小行车间隔155秒,为境内最小间隔。顺利完成5号线南延伸、13号线二、三期开通。

在设施设备方面。持续推进1号线列车转向架和车体裂纹整治、1号线全长钢轨更换、2号线接触网大修,以及4号线、7号线的隧道变形整治项目。加快推进大修更新改造等重大项目实施,列车架大修开工706节、完工664节。完成141518号线穿越安全保护区监护管理项目47个,完成北横通道穿越11号线保障工作。实现12种车型、240辆列车状态信息无线传输。完成朱家角、金桥等基地轨旁在线检测设备建设。实现3条线路信号关键设施设备的可视化实时监控、故障快速诊断定位及大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

在建设管理方面。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建设标准全面提升建设和重大风险防范水平,按照依法合规的要求,完成年度3044澳门永利各项计划目标,5号线南延伸、13号线二期三期、浦江线全面实现通车试运营。在防范重大风险方面,通过思想保障、组织保障、管理保障、技术保障、应急保障等方面建立全面的风险防范体系。一是构建“日交班、旬点评、月例会”工作机制;二是为解决好造成盾构施工风险、旁通道施工风险,陆续编制和颁布了9项技术文件;三是梳理明确了应急物资配备标准,并通过培训及演练提升现场险情的初步自救应对处置能力,确保险情征兆“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四是形成系列组合拳,确保可持续性的开展全方位、全覆盖、全时段的安全风险大排查及风险动态管控。

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集团公司节能工作围绕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及“十三五”节能目标,全面贯彻落实节能各项要求,持续推进节能工作精细化管理,顺利完成了市交通委下达的2018年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任务。加快运营线路节能改造,完成43座车站LED照明改造、18座车站多联机改造、9座地下车站空调冷水机组添加节能添加剂改造;持续推进轨道交通LEED标准研究和1418号线绿色认证工作;开展能效对标,三家运营公司获得2金、1银上海市“能效”领跑者称号。2018年全网节能6672万度。

五、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公司科技工作按照年初计划有序推进,分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詹天佑奖1项、土木工程学会土木工程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4项。H.265编码技术、隧道病害修复技术、路桥吊杆损伤判据技术、预制技术、车站非开挖技术、BIM技术、减振降噪技术等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应用及推广。

科研项目验收方面。完成科研项目验收56项,其中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水平9项,国内领先水平14项。验收的56项研究中,大部分已进行试点、推广应用。其中研发了车辆轮对跑合试验台及车辆转向架构架尺寸检测台,在11号线赛车场车辆段架大修库轮对流水线上运行。全面开展隧道安全研究,开发出隧道衬砌加固技术、混凝土病害修复技术,并开展示范工程应用。研发出隧道沉降变形监测传感器,示范应用在13号线。研发地铁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智能测控系统,示范应用在17号线。对18号线6个换乘站行人设施布置方案进行了研究优化,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方案。针对首届进口博览会,在新江湾、汉中路、诸光路“三线三站”试点智慧车站建设。同时开展网络运营调度指挥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开发OCC信号系统接入技术、调度指挥集成技术、OCC调度虚拟展示技术、应急事件处置模型等直接应用在C3大楼建设中。开展互联互通CBTC系统核心装备研制。

申报获奖方面。7项科研成果获得政府科技奖励,其中《软土隧道强震非一致作用安全控制技术》、《长大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精细化感控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城市轨道交通高运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运营地铁隧道结构智能检测与大数据分析预警关键技术》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理论及关键技术》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可靠性的车辆技术及维护体系优化》、《全方位高压喷射加固工艺》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另外,《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工程》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3号线一期工程》等3项工程获得土木工程学会土木工程奖。

知识产权方面。轨道交通列车全速密贴运行控制曲线的自适应计算方法3项发明专利,地铁自动检票装置用于地铁车辆数据采集设备的固定装置10项实用新型专利、轨道交通直流牵引网保护仿真软件V1.0”14项软件著作权获得授权。完成14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的申报工作。

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方面。推动线路旅速提升、H.265编码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隧道病害修复、路桥吊杆损伤判据等工程技术的广泛使用,加速预制技术、车站非开挖技术、BIM等前沿技术的积极应用,推进减振降噪、盲人导乘、LTE等重点技术的成功实践转化。

六、保障生产安全

公司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首要任务,尤其在客流大幅增长、运营里程不断增加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事故持续保持下降趋势。截至2018年底,公司连续六年实现安全年,并实现连续2652天无重大运营安全事故。

公司以安全和效率为核心,通过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系统优化设施设备配置,提升运营维护管理水平,加大安全投入,持续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为手段,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标、重实效的要求,组织开展地铁全路网查隐患、补短板、保安全活动,积极推进危险源辨识和致命风险管控。积极发动市民乘客共同参与发现地铁安全隐患,了解、关心和支持轨道交通安全生产工作,为实现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目标共同努力。

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夯实基础管理,推进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定期进行职工思想动态排摸,按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程序,指导各直属单位召开职代会审议修订《企业年金方案》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确保职工队伍稳定。组织1736个班组团队、2.5万余名职工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并有1家单位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上海赛区)优胜单位,1个班组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班组。开展建设立功竞赛、运营劳动竞赛25项;2个工作室被评为上海市职工创新工作室,23项职工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先进操作法等获市级奖项。2018年,集团一线班组和职工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1个、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2个、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4名,上海市工人先锋号5个,进口博览会立功竞赛活动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3名,上海工匠2名、智慧工匠1名,上海市巾帼文明岗6个、巾帼示范标兵1名。切实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培育“一流的队伍”,助力“一流的企业”。

服务导向为先,推动职工实事项目。持续开展“走100个班组,访1000名职工”活动,深化工会干部基层联系点机制,帮助职工解决陈太路司机公寓洗澡用水等实际困难68项。组织春节慰问困难职工和先进代表、退休职工共36人次,发放慰问金5.5万余元;组织夏日送清凉活动11次,慰问站点72个,累计资金9.96万元。深入推进集团职工大病医疗互助,2018年,大病医疗互助补助人员176人次,补助金额231.72万元;继续推进上海市总工会的工会会员卡项目,完成26094名职工注册、399张新办卡投保,以及31.82万元保障费支付工作;投入35万元,用于梅陇基地、龙阳基地、治北基地等7个用于服务车站、基地一线职工的“阳光小屋”建设,让职工感受企业“温度”。

坚持文化引领,营造企业和谐氛围。举办集团第五届职工文化艺术节,组织上海地铁年度风采人物颁奖典礼暨职工文艺汇演;携手作协撰写《与时间赛跑的上海地铁人》报告文学;配合市总工会进行五一宣传、文艺展演展示;组队参加上海市及其他委办组织的乒乓赛、篮球赛、定向赛、网球精英赛等,并取得上海市职工乒乓球登记联赛乙级组冠军、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大西洋级篮球赛冠军、上海职工书画大赛书法金奖等优异成绩。通过职工文化提升3044永利官网的社会影响力,反哺企业文化对职工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职工对岗位的责任感,对企业的荣誉感,对轨道交通事业的使命感。

八、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勇担社会责任,提升文化品味,打造公共文化新舞台。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广局的指导和支持下,2018年共完成公益文化列车81列次、文化长廊展示27次、公益灯箱1000余块、公益大屏播放38次、文化列车40列次、移动电视14次;与市群艺馆、小荧星等开展地铁音乐角公益演出100场、在新建13号线三期、17号线等线路加大打造具有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建筑艺术文化。2018年,配合“首届中国品牌日”、“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在全网络近500处阵地进行公益宣传。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与市委宣传部及市建交委合作,在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长廊举行“勇立潮头·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展”、“奋进40年摄影作品展”,陕西南路站长廊策划开展反映城市变迁的“上海屋檐下”汪大文绘画展。与市文广局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开出“流动的博物馆”、“国际博物馆日专列”和“1+16美术馆共享计划主题专列”,让市民乘客沉浸式感受身边的艺术场馆。中外文化交流上,在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下,“上海-巴黎,车站中的生活”摄影图片展、“上海-马德里地铁员工”摄影展在中外两地同时举行,不仅创造了国际同行文化交流的新模式,更被誉为“民间外交”新渠道。上海地铁以《传承城市精神勇担社会责任 上海地铁打造城市公共文化“第二空间”》为主题,在第一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文化博览会”主题论坛上发出倡议,引领同行将3044永利官网建成彰显城市精神的重要窗口和阵地。在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方面,策划在人民广场开展感动上海人物文化长廊,配合黄浦、杨浦、徐汇、闵行、嘉定、静安等区做好创全国文明城区氛围营造;在崇尚法治精神方面,与市法宣办合作,做好高科西路站“法治文化地铁角”、漕宝路站“法治文化长廊”及7号线“法治文化”主题法宣列车。

弘扬雷锋精神,传导守护正能量,打造志愿服务新模式。2018年初,与市委组织部、市文明办共同发起“平安地铁先锋行、志愿服务百千万”活动,为全市203万共产党员保障超大城市安全运行搭建平台,成功招募超过10万名志愿者,护行575万余次,上报事件18700起,形成运营安全保障与社会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以服务保障首届进博会为契机,启动“平安地铁党员护行先锋”活动,市国资委系统45家企业党组织1200余名党员志愿者在47座重点车站参与平安地铁志愿服务,4.5万余人参与线上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