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好心办“坏事”
遇紧急事停靠站台处置 切勿擅拉紧急拉手
(通讯员 蓝添 王韵来)今日(7月13日)早高峰时段,因一名乘客在2号线车厢内突然晕倒,“好心”乘客帮忙拉下紧急拉手,致使该列车在南京东路往人民广场的隧道区间内迫停,造成运营延误近10分钟。地铁运营方特别提醒,遇突发状况应遵循“列车停靠站台处置”的原则,切勿擅拉紧急拉手。
早上8时29分,一名乘客乘坐2号线,当列车从南京东路驶向人民广场站的隧道区内突然晕倒,周围乘客见状,帮忙拉下了列车紧急拉手,随即列车迫停在区间内。司机通过监视系统发现紧急拉手被拉后,马上报告情况,并迅速穿过车厢至现场,经确认人员与设备无碍后,立即对紧急拉手进行复位,重回驾驶室启动列车。而相关车站接令后,立刻派站务员至第二节停车位置接应。8时38分,列车停于人民广场站,但工作人员未发现晕倒乘客,经当场询问,也无当事人响应。整个事件致使该列车晚点近10分钟。
乘客拉下紧急拉手的事常有发生
由于早高峰车厢拥挤,乘客感到身体不适以至晕倒,周围乘客往往出于好心而拉动紧急拉手,寻求帮助。然而,这样做并不能真正使晕倒状况得到缓解。正确的做法应是看护好病人,避免因乘客晕倒而导致人员踩踏等次生事件发生,待列车运行至下一站时,平稳地将身体不适的乘客搀扶出车门,再寻求工作人员。这样更有利于车站对病人施行后续晕厥恢复等救助,或拨打120等下一步措施。而盲目拉下紧急拉手,一方面无法快速将人员转移至车站得到有效救助,另一方面,延误该列车及后续列车的正点运行,特别是早高峰时段,将会造成大量乘客滞留,甚至对全线和网络运营产生影响。
“列车停靠站台”是所有导向安全的运营处置的首要原则
当列车发生故障或遇紧急事件时,“列车停靠站台”是所有导向安全的运营处置的首要原则。基于这样的安全原则,绝大多数的运营事件无需拉动紧急拉手。而紧急拉手的使用,一是遵循“列车停靠站台”的原则,如列车关门启动时,发生夹人等紧急状况,而列车仍未驶离站台,此时拉下紧急拉手,迫使列车迫停于站台,这样争取到处理的空间和时间。另一种是,当列车在区间运行时,发生重大不可预见的灾难性事件,严重危机乘客人身伤亡的时刻,且列车失电无动力状态下,如发生火灾、爆炸、地震等极端情况,需乘客进行自救时,落下紧急拉手,则可打开该扇车门进行逃生。除以上小概率事件外,其他状况,在区间内拉紧急拉手反而会贻误事件处理时机,延长受影响时间,并扩大影响。只有正确使用紧急拉手,才可趋利避害,反之则“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