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办理工作信息公开专栏
对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72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2020-07-29  

 

 

沪申案[2020]37

 

 

对市十五届人大次会议

072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江晨代表:

您提出的 关于全面打造上海地铁站公共文化艺术空间的建议收悉,我司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江晨对上海地铁的关心与支持,对于您提出的提高轨交公共空间视觉审美的建议,也是我集团多年来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您建议1、有计划逐步将上海地铁站的商用广告空间转换和融合为城市最重要的、最大体量的普惠性公共文化艺术空间。2、成立上海地铁站商业广告艺术评审委员会,参与上海地铁站商业公共文化艺术空间的营造,打造上海全新的城市公共文化艺术品牌和平台。3、创新企业和个人参与上海地铁站公共文化艺术空间建设投入和运营的新模式。三条具体答复如下:

作为大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与运营平台,上海地铁不仅是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还负担着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作用。自2013年由市文化旅游局牵头实施的上海城市文化氛围营造工作以来,上海地铁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等的指导下,不断推进“地铁公共文化”建设,创新增强地铁公共文化软实力,努力拓展展示内容、活动方式和表现形式。经过7年的经验积累,上海地铁逐渐形成地铁“第二空间”的公共文化影响力,使上海地铁公共文化更好地代表上海形象、体现上海风貌、展示上海精神。

一、推进3044永利官网阵地建设,建设城市文化新空间

2013年以来,3044永利官网坚持“申城地铁,通向都市新生活”的企业使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大力推进地铁公共文化建设。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人民广场站为核心展示区,以4号线“大师系列”为文化环线,以车站和车厢阵地为展示平台,集合近300项各类公益主题文化活动、200余列次文化列车、600余场地铁音乐角公益演出、百余场文化长廊展示和建筑艺术等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新品牌。原本冰冷单调的交通出行,正在逐渐变为“有温度、可阅读”的文化之旅,广大市民乘客在潜移默化间“看得到作品、听得到音乐、悟得到精神、学得到知识、感受得到文化氛围”。目前上海地铁站建设和拥有核心公共文化阵地180个,包括人民广场站中央展台、音乐角、陕西南路站文化长廊、汉中路站魔法门等;永久性主题壁画共66个,东至16号线滴水湖站的“魔方”、西有入选全国地铁“最美车站”的17号线诸光路站“诸光开悟”、南有中华艺术宫主题车站,北有12号线复兴岛站“盛世浦江”。同时,站厅站台分类布局移动电视、大屏、灯箱、展台、列车、舞台、车票等多种媒体,逐渐形成了人民广场站的文化展示圈、4号线文化环线、文化列车等平台,展现文学(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包括书法)、摄影、建筑、电影等各类艺术风采。

2019年上海地铁通过与高校和艺术家工作室的合作,一方面着力公共文化重点车站,规划新建的公共文化阵地,致力于着力打造世界级艺术车站,一方面梳理并规范、改造、更新已有的文化阵地,为下一阶段公共文化阵地品质化、体系化、规范化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据统计,地铁移动电视、灯箱广告、LED广告屏都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上海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办法》、《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法规,2019年移动电视播放地铁安全出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扶贫攻坚、歌唱祖国、消防员招聘等公益广告近2万分钟,根据商业平台公益宣传要求不低于4%的规定,移动电视公益宣传量已近10%LED大屏共发布来自于3044永利官网中心、工商、税务、市监等单位的公益广告40 余条,每块 LED 广告屏年均公益广告在刊天数225日,公益广告占广告总播放时长的32.8 %,广告内容涵盖公安、消防、反恐、防灾宣传,进博会宣传,以及建国70周年系列宣传等。传媒部和文化中心始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配合上海市委的主旋律宣传需求,多年来积极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利用平台优势,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良好道德风尚,积极展现上海形象。

二、不断健全完善地铁公共文化发展体系,成立了上海地铁公共文化专家委员会

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旅局等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先后成立地铁公共文化建设管理委员会,并组建全国首个地铁公共文化中心,构建起政府指导、企业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建共享机制,明确了确保“安全第一”与提高关注度相结合、“抓眼球”和注重教化相结合等8项建设原则,制定了《上海地铁公共文化建设纲要暨上海地铁公共文化(2013-2015年)行动计划》《地铁公益宣传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为了提升地铁公共文化品质,近年来已先后聘请曹鹏、周慧珺、陈燮君、毛时安、廖昌永等作为文化顾问,2018年又聘请了汪观清、陈燮君、龚彦、魏劭农作为首批地铁公共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成员。2019年底上海地铁正式组建了第一届上海地铁公共文化专家委员会,广泛邀请行业专家、高校教授、资深媒体等专业人士,为上海地铁公共文化艺术建设建言献策。

三、通过与政府、企业、艺术馆、策展人等合作,建立多维度的地铁公共文化合作体系

近年来,上海地铁一直探索公共文化项目与品牌艺术机构的合作模式。通过加强与政府部门、艺术机构和社会资源的互动与合作,形成“地铁搭台、社会唱戏”的局面。上海地铁常年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合作,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对地铁公共文化的内容、品质及意识形态都有了保证。2019年,上海地铁分别与上海文广演艺中心及“演艺大世界”合作,进一步的在丰富了市民在地铁内的文化艺术形态。同时,全年也开展了多次有一定影响的主题活动,与市委宣传部在人民广场推出“城市荣光1949-2019展”;与东方网合作在南京东路文化长廊举办“70年的70个瞬间”图片展;与西班牙塞万提斯图书馆合作全地铁网络覆盖的“西班牙与旅行箱”公益文化宣传;携手彩虹合唱团推出专为上海地铁定制的歌曲《地铁迷惑行为大赏》;与迪士尼开展鼠年地铁寻鼠等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广大乘客踊跃参与。

下阶段,也正在考虑与引入具有良性运作能力的文化艺术类企业和个人,在市相关委办的指导下参与上海地铁站公共文化艺术空间建设投入和运营。目前,已与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华艺术宫、smg文广演艺集团等洽谈合作,通过引入“双年展”、大型艺术展等文化艺术内容,以及引入国际顶级策展人合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的品质。结合不同公共文化项目特性,逐步采用互动、互选、评审的方式选定策展人,构建以策展人为核心的文化资源集聚及建设运作方式,确保项目人文艺术品质。

最后,感谢您对轨道交通的关心,希望您继续给予我们工作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二〇二〇年四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