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小时,你能做些什么?聆听一场高雅悠扬的音乐会?看一段精彩纷呈的电视剧?人生中有太多的四小时,因此它的存在时常显得有些微不足道。10月5日,一段发生在7号线杨高南路站的“寻亲记”亦历经四个多小时。在这四个小时里我们看到的是上海地铁员工们的无私奉献和机智果断,是所有人的爱心涌动。
时值中午,目送着又一批乘客纷纷离开,服务员小葛习惯性的向左右张望了一番。四目相望,一双略带迷茫的眼神让她从中感受到了求助的信息。“您好阿婆!我有什么地方可以帮您的吗?”微笑着迎上前去,可回应她的却是老人踌躇不前的站在一旁独自沉思、满面愁容,对小葛的热心询问只是一再的摇头,不愿吭声。远处巡视中的孙站长望见这一情形,也立即快步来到了两人面前。
从小葛口中了解情况后,孙站长细细的打量起眼前的老妇人,她眼中的惶惶不安,紧攥着的双手无不都透露出了此刻心中的紧张。真诚的言语、耐心的安抚,多番的努力终让一直缄口不言的老人慢慢放松了自己的情绪,可她这一开口却让孙站长他们刚要放下的心又悬到了嗓子眼。日语?日本老太太?完全听不懂她在说什么!身在异国他乡,此刻老人和她亲人的焦急可想而知。一连串的问题接连在孙站长的脑海中匆忙闪过,当机立断的部署起整个寻亲计划势在必行。一边为老人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片刻,另一边孙站长就开始调动各方力量帮助她寻找失散的亲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了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老妇人失散的亲人,需要懂日语的员工从中帮忙,孙站长第一时间想到通知当班的区域站长莫华,“问问涉博车站有没有懂日语的?看看962010世博热线能不能帮忙?”听闻消息的莫华边指挥着寻亲的进程,边火速的赶至了杨高南路站。没有任何联系方式、没有任何身份证件,除了能说出自己和儿子的姓名,老人口中再也询问不出任何有用的信息。一时间线索中断,大伙的情绪也跟着降到了谷底。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老人心中的不安也越发显现。望着老妇渐渐有些湿润的眼眶,站长和员工的心都“咯噔”了一下。突然沉默的气氛被打破,“找大使馆帮忙吧!老人既不会英语又不熟悉路名,估计是为了参观世博而来,查查最近的出入境记录,至少我们还知道她和她儿子的姓名。”面对已无从入手的众人,莫华一系列冷静的分析,犹如一丝曙光让大家的心中又再次燃起希望。
精通日语的邻站员工姜文旭不辞辛劳,放弃休息从家中赶来充当一日翻译;服务世博的志愿者民警李警官驾轻就熟的立即着手联系大使馆的事务;热心主动的服务员葛丽雯为静心等候中的老人递上热水。车站里的每个人此刻都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热情和爱心。一波三折,4个多小时的努力不懈终于让他们联系到了螺泽老人儿子,让迷途的老人看到了回家的路。
看见儿子的一刹那,母亲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久违的笑容。这次的“世博之行”在她的心中刻上了深深的烙印。那一张张笑脸,一份份真情是杨高南路站的标志,是锦绣区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