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员工“世博日记”
地铁世博专线首席服务员集体博客 选载

2010-08-18  来源:运营二公司

列车开行小交路”,服务开跑大交路

卢浦大桥站  谷乃尊

617日,世博专线开始试行大小交路运行方式,即在大小交路运行时段,线路上行卢浦大桥站至世博大道站实行单线双向运营,下行运营保持不变。这种运营方式减缓了卢浦大桥站的客流压力,但是对于客流的引导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一名站厅服务员,在实行大小交路运行时,一方面要通过对讲机与车站值班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上下行列车的行踪,另一方面要通过与站台站务员联系,了解站台南北两端的客流密集程度,再一方面还要在站厅密切关注入站客流的情况。由于车站站厅到站台有两组自动扶梯,分别位于车站的南北两端,于是,通过对于列车运行以及站台两端客流密集度的了解,我就可以一边提醒乘客乘坐的方向、一边引导乘客往客流较为疏的一边扶梯下楼,总体上做好对于客流的引导、控制、解释、提醒…… 可以说,在列车开行小小交路的时候,我们的服务范围和工作量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就像是正开跑着大交路一般。

服务好每一位乘客,让他们在世博会里留下一份美好回忆,我们将竭尽所能。展望之后的世博百日工作,我们卢浦大桥站的所有员工将会投入更多的热情,为精彩世博、成功世博而不断努力,贡献我们的一份青春!

 

Welcome to Shanghai

马当路站  陈建菲

在这样一场世界的盛会中,服务的对象不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了提高我们的英语对话能力,曾经在封闭式培训中公司特意安排的外教课让我们适应了与外国人之间的语言沟通能力,我们从最初的紧张到之后的大胆尝试,到再后来的一次次主动沟通,让我们获益良多。

但在真正为国外游客服务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问题是之前我们在培训中没有能考虑到的。比如不同国家、不同的城市,他们的英语发音有时候会混淆我们说理解的信息,这也好比普通话在中国在各个地方城市都有着不一样的音律。

不过,通过一次次的实战,在服务外国游客的过程中我们也变得更为从容了。我们秉持着耐心询问、仔细倾听、二次确认,为确保给予国外游客最真诚、细致、优质的服务我们坚持着、努力着。偶尔也会有笑话发生,但在问题被解决后,相视的笑容则会更加拉近我们相互之间的距离。

 

麦当“路”的美食启示

世博大道站  肖丽丽

说到怎么会想到在为乘客指引场馆的同时推荐附近的美食餐厅,这还要从一位北京乘客的乌龙事件说起。5月开园初的一个傍晚,我正在站厅为一群北京乘客指引返回九号线沿线住宿酒店的路线,其中一人问了个使我哭笑不得的问题:小姐,麦当路(马当路)怎么走啊?

麦当路?要知道我当时就傻了,愣了半天硬是没反应过来。

喏!就是那个可以坐地铁去城隍庙的。我这才反应过来,哎!您说的是马当路呀!

是呀是呀,我们想去城隍庙吃饭……”

说到城隍庙的小吃我可是如数家珍,因为平时我就有搜集各类美食的爱好,在朋友中我更有饕餮的美誉,想吃什么去哪里吃问问我就知道了。于是我告诉他们:园区里有城隍庙小吃城的呀,听说都是请城隍庙的师傅来做的,很正宗的,你们吃好直接坐地铁到马当路换9号线回酒店多方便呀……”

真的啊?离世博大道站远吗?

不远,你们从四号口上去往前走,就在挪威馆旁边……”

当然这麦当乌龙事件成了我们几个同事之间茶余饭后的一段笑闻,可是作为当事人的我却被触动了许久,这仿佛是一个美食启示。之后,我利用休息天通过很多渠道搜集着世博园区的美食——查阅官方网站,购买周边书籍,参与论坛了解民情,实地踩点总结经验……

久而久之,我的世博美食信息从C片区扩大到了整个浦东园区,从浦东园区涵盖到了对岸的浦西园区……在同事的建议和帮助下,我还增加和总结了一些园区生活类的服务信息,比如:怎么能更快的抢到中国馆的预约券?早上几点到能避免沙特馆排队9小时之类等等。在人性化服务乘客的同时,我也从中体会到了真正的乐趣,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有时候还真觉得自己像是个复读机

世博大道站  赵晨

世博开园将近100天,每天都迎来超过40 万人次的客流,而我们世博大道站是位于浦东园区的车站,来来往往的客流量从不停断。我们作为服务人员必须得不停歇地为每一位乘客服务。尤其是早上高峰时间列车到站后,匆忙的乘客都是一窝蜂地从站台跑到站厅,然后从4个出口以几乎百米冲刺的速度往外冲。一边跑还一边询问我们:中国馆怎么走?欧洲片区怎么走?沙特馆怎么走?。我们就拿着喇叭一一的回答您好,请往这边;您好,请走3号口;您好……”。有时候,回答同样的问题时间久了,还真觉得自己像是个复读机。

另外,在早高峰的时候由于我是站在站厅中间的楼梯旁,一辆列车到站后,总有一大群乘客团团地把我围住询问问题,一个还没回答结束好另外一个就得马上接上,接上的还没回答好,旁边的人又在敲敲你继续问问题。有时候也真会感受到什么叫一个头几个大的感觉了,回答好里三圈外三圈的问题后,稍稍微喘了口气,下一批的大部队又向我们袭来。

在世博专线的每一天就是如此的繁忙,但是每一天又是如此的充实。

 

服务琐事虽小,真情关爱无限

卢浦大桥站  郑俐

能服务于世博这是我的梦想和荣幸,在卢浦大桥站上班的这些日子中,我学到了很多。虽然平时工作比较辛苦,但这其中也充满着温暖和感动。

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位女乘客在我们站厅里双手捂着肚子,脸上露出焦虑的神情走来走去,我马上上前询问您好,小姐,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吗?她抬头看着我,一语不发,还是一脸的无助。原来她是是一位聋哑人,好在世博会召开前公司对我们进行了手语培训,所以有一定的手语基础。当我用手语同她交流后,得知她和老公走散了,由于太过紧张,连手机短信都不会发了,于是我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帮她发消息给她老公。十分钟后,只见一名男子从自动扶梯上跑上来,对着我们导乘台的服务员啊啊啊的叫着,那女子看到后,急忙跑上去,两人相拥在一起,原来这就是他的老公,也是一位聋哑人。看到这一幕时,我眼眶也不自觉地湿润了,自己做的一点小小的事都能帮助到他们,我很快乐。

还有一次,看到一位小朋友蹲在地上吐了一地,大人说小朋友坐了一早上的车,晕车了。我连忙通知车控室叫保洁阿姨前来打扫,并让家长带小朋友去厕所洗干净。回来后,拿出了医药箱,给小朋友涂了点清凉油。这时候,小朋友露出了可爱的笑容,甜甜地说了声谢谢,姐姐,真舒服。看到小朋友的笑容,我的心里也是甜甜的。

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提供更多的方便给乘客们,让大家高高兴兴地游览世博会,平平安安地乘坐我们的轨道交通回家。

 

我不是“路盲”

马当路站  赵丽君

乘客,您好,马当路到了。请乘客们先下后上,依次上车。谢谢您的配合。每当车站放出这段广播时,站在站厅的我就要时刻准备着为游园归来的乘客们服务了。

这时,从世博园回来的乘客下车后从站台像潮水般的涌入站厅。小姐,请问9号线怎么换啊?同志,到火车站怎么走啊?师傅,到外滩怎么去啊?。我的身边一下子被乘客包围了。

在没进地铁上班的时候,我可是个路盲,就知道家里附近的一些路。但到了地铁工作后,特别是到了世博专线后,我就加紧学习,一定要摘掉路盲帽子

于是,看过上海地图、背过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图,我还把乘客问过我的路名都记在一本小本子上,这样就更加有印象了。现在的我能够快速的回答乘客的问路。每当我回答完乘客的问题后,我总是很开心。因为我为能帮助别人而开心,也为服务世博感到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