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员工“世博日记”
带腰包的“特种兵”

2010-06-01  来源:运营一公司

带腰包的“特种兵”

——记9号线检修车间韩

 

(通讯员 成忠民 俞鸣洪)9号线检修车间,提起韩喆,没有人不认识他的。他总是随身携带着放满多功能组合工具、电笔、万用表、强光手电、照相机等装备的腰包,出现在施工现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带腰包的‘特种兵’”

在接收9号线二期新线工作中,韩喆被安排负责跟踪小南门站、嘉善路站、徐家汇站等车站的施工质量、工程进度,以及全线空调制冷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由于工期紧,各专业单位交叉施工建设速度快,各方面问题错综复杂。在验收交接的过程中,韩一一汇总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项目公司和建设单位提出,并跟踪整改情况。在小南门站设备层离壁沟内的垃圾未清理以及离壁夹层内落水管破裂等隐蔽工程缺陷的问题上,他多次钻入降压站电缆层下查看情况,督促装饰和机电施工单位着手解决。从方案制定,到各施工单位的协调,以及现场的监护,直至最后的整改效果检验,他都全程参与。最终,这个可能对行车和降压站构成重大安全隐患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韩喆的本专业是制冷空调专业,干这一行已经十多年了。但他并不满足已有的工作经验,要求自己“永远走在工作前面”。在新线车站冷水机组及空调系统的安装调试过程中,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维修经验以及对运行管理的了解,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一次,他提出修改某方面设计方案的具体意见,设计单位起先不理解,经过韩喆和该方面设计负责人的一番技术探讨后,对方对他表现出的专业素养极为叹服,不仅立刻同意修改原设计方案,还请教了很多其他题,并且表示希望今后保持联系。

喆技术精湛,在他人眼里的“疑难病症”,他总是手到擒来。同样是冷水机组厂方人员,懂冷水机组系统的不懂自控(群控)系统,懂自控(群控)系统的不懂设备结构。对此,韩喆先向群控设计人员解释各设备的结构和运行特点以及对机组的影响,再指出一些群控程序中存在的隐蔽问题,判断解释其根源所在,并协助做好群控程序和机组之间的配合,因此各安装调试单位对韩非常信服,韩喆的业务能力受到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一致认可。

为了车站接管运营后能尽快的有效管理,韩总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带领相关车站人员熟悉设备情况,教他们如何操作机电设备,如何简单判断故障。韩喆是带教师傅,更像是‘消防队员’,有什么急难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自从投入到新线接收工作的那一天起,对他来说,8小时工作制就不存在了,无论是清晨或是深夜,无论是双休日或是节假日,只要工程在进行,他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施工现场。即使在家也不停歇,不是和车站保持电话联系,就是和设计院、项目公司或施工单位商讨技术问题,或者就是趴在电脑前撰写工作报告或查阅图纸资料,真的是“5+2,白加黑”。

作为一个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知识型技术工人,韩喆孜孜以求,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制冷高级技师的考核。闲暇时,还经常在各大制冷空调的专业网络论坛上发表文章。他把钻研技术作为平时业余生活的一部分。韩喆爱岗敬业,不仅以实际行动为地铁设备正常运作作出了成绩,还带动了身边周围的同事。希望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为世博服务保障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