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世博专栏
世博双节保运营 7号线长清路站有办法

2010-10-09  来源:运营三公司

(通讯员 陆怡婷)为应对世博会中秋国庆双高峰,7号线长清路站的员工打起了120%的精神。主动出击,提前谋划,对车站客运进行了合理规划。通过调整,引导和隔离结合,盘活客运能力,科学疏导客流,重点解决了客流对冲、售检票排队、通道拥堵等问题

调整和扩容并举  有效盘活车站运营

针对7号线的整体调整措施,长清路站适当调整人员安排,新创定置式管理方案,围绕“乘客进得了,乘得了,出得了”的3个目标,重点对车站指引标示,导向设施标贴进行重新梳理改进。

一是增加一些乘客告知信息,规范统一临时导向立牌的使用,以及在自动售票机上张贴《友情提示》,在出入口张贴统一标贴等。二是在车控室、站务员室分别设置应急物品柜,将担架、绝缘杆、绝缘手套等应急物品集中放置。三是结合定置式管理方案全面调整自动售检票设备布局,使之更科学也更有利于加快乘客购票进站速度。四是作为离世博7号门最近的站点,长清路站在假日期间增加了闸机处的工作人员并提早开设人工售票窗口。

   

引导和隔离结合  科学疏导换乘客流

通过灵活的引导和隔离措施,长清路站有效分流进出站及换乘客流,避免了对冲。车站分别在人流多的14号出口放置隔离护栏,高峰时期拉起一米线,将进站人流与世博乘客有效隔离。同时,通过合理布岗,车站在乘客进出密集的区域安排员工不断提醒“手持单程票的乘客将卡插入闸机”、“前往世博7号门的乘客请从14两个出口出站”以及“请不要在闸机口逗留”等事项,使疏导工作更好更快更顺利。

安全辩证法  慢一点  安全一点

在加快疏散客流的同时,长清路站始终以乘客的安全为本。在大客流面前,让乘客“走得慢一点、安全一点”,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为避免一号口经常出现的拥堵现象,长清路站员工有意识地将一部分乘客引向4号口,有效控制了出入口拥堵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确保了乘客的安全。

创新带来惊喜  细致体现耐心

世博会期间,由服务明星施坚良带头发起了“岗位服务明星”活动,倡导“微笑服务,周到服务,热心服务,完美服务”,人人参与其中,使工作更多了一份动力。双节期间,小施工作站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其中给乘客带来最多便利的莫过于世博小指南和世博信息版两个提示版块。小小的世博指南是一份长清路周边地图,包括一些标志性建筑及乘客关心的地标,让外地外国乘客更多体会到热情与欢迎。而世博信息版上则记录有当天的国家馆日、活动列表、天气和实时入园人数等实用信息。

三个“五”  应对突发状况

保证游客能在双节期间更顺利地观博,长清路站推出了“3个‘五’,不塞堵”的创新引流办法。

1个“五”  岗位“五”步一哨

为应对大客流,长清路站在站内可能出现的关键部位实施“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对原有的岗位进行重点关注,增派工作人员和保安至车站通道、闸机口、自动售票口、去往世博的1号出口。在高峰时期,小施工作站增加人手在闸机口帮助不会出站的乘客、还有些员工在自动售票机旁帮助乘客买票。

另外,对原来没有的岗位,车站给予了增加:原本下午1700才开始的人工售票,节日期间改成了长时间人工售票与自动售票并存,这一举措特别针对外地没有坐过地铁的乘客,这样,不仅有效地分流了售票队伍,还加快了售票速度。

2个“五”  乘客“五”官调动

为了让广大游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找到前往世博的出口,长清路站用了调动乘客五官的方法进行引流。五官齐管,对比以前,让疏导工作顺利不少。

首先是“看”——车站在闸机出口墙上最醒目的位置印上“1号口:世博7号门”的字样;在通道边放置标识牌,指引乘客通向1号口;在乘客寻求帮忙最多的地方,小施工作站贴放了“往世博,请走1号门”的大字。只要乘客抬眼,就能最直接地看到指示。尽量保证乘客不驻足,就能使客流不断地向出口行进。

其次是“听”——每当有大批乘客出站,小施工作站的员工都会用他们所佩戴的“小喇叭”、“小蜜蜂”扩音器在通道上重复说“前往世博会的游客,请从1号口出站”。

最后是“写”——对于复杂的换乘,长清路站推出了特色服务,图文并茂地将路线在地图上标识出来,并附上最晚换乘时间表,使乘客为观博计划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3个“五”  卡片“五”彩贴心

双节期间,为了让乘客知道更多信息,长清路站总结了以往乘客最关心的问题,绘制成五彩小卡片,在乘客前往世博的过程中发放。小卡片涵盖了从长清路站到世博7号门的简易地图、天气、实时入园人数(半小时更新一次)、场馆排队情况、国家馆日及主要表演。

相较北京奥运期间的“单双周政策”,上海在世博期间无任何交通限制,这依赖的,不仅是“硬件”——全长420公里的地铁运营里程,更是“软件”——优秀的客运组织能力及高素质的车站员工。在世博长清路站,施坚良是他们的榜样,“一看二问三处理:巡视勤一点,服务多一点,微笑甜一点。”是他们的宗旨,“3个‘五’,不塞堵”是他们应对大客流的创新举措。上海世博会已进入尾声,地铁的保驾工作却没有结束,身为地铁员工,他们时刻准备着一次又一次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