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博相约
——世博专线马当路站姜海云
记者 程丽娜 编辑 王迅
姜海云多年在地铁一线的服务岗位上工作,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她微笑如花,善良如花,柔情与干练更有如花般的风采。她把“五个到位”服务法带到了世博专线,感染和感动着她每天迎来送往的乘客们!我们将带你走近姜海云,一同感受她如夏花般绚烂的魅力。

秀外慧中 热忱服务
姜海云总是给人一种精明干练的感觉,尤其体现在工作中。她娴熟的业务技能总是影响着周围的年轻职工,她甜美的微笑总是让乘客感到关切和温馨。面对地铁车站客流量大、问讯多,姜海云在服务中经常细心观察不同乘客的需求,总结出了“五个到位”服务法,即看见年老体弱的乘客就主动搀扶到位;看到迷路走散的乘客就及时帮助到位;看到行李包裹坏了的乘客就热情地捆扎到位;看到同事服务中遇到难题就主动过去帮助到位。这些处处体现出运载温馨,营造和谐,一切为了乘客的服务宗旨。
另外,我也了解到,作为一名礼仪培训师,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一切按照礼仪服务的标准执行,在闲暇时间,她更是充分利用自己本身培训师的资源,从最基本的仪容着装、岗位举止、服务用语,到较高层次的服务艺术,她都无私地与周围的职工进行分享。
她说:服务工作中只有善于发现乘客的需求,为其主动送服务,才能带给乘客温馨的感觉。平时工作时只有大家团结互助、互相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乘客的水平。

心系地铁 情系世博
2010年,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在上海召开,姜海云从世纪大道站来到世博专线的马当路站,担任值班站长的她倍感责任重大。
马当路——世博专线“第一站”,每天早上9时,世博园区9号门的游客开始通过安检口入园,此时的马当路站承受着客流“鱼贯而入”的巨大压力。长龙般的客流从站厅下到站台,不论是客流引导的技巧还是安全监护的压力可想而知。当我询问她每天应对入园大客流是什么样的感觉,她还是以惯有的快节奏语速告诉我:客流蜂拥而至,她和服务员们就要拿着电喇叭或者扩音器不停地引导——入园的乘客请往这边走、入园的乘客请往那边走等等;有时加派的人手没有电喇叭或者扩音器,就得提高嗓门“喊话”引导,这没办法,人实在是多。再说到站台,虽然说列车的间隔不长,但是从自动扶梯上下来的络绎不绝的客流,让他们在每个早高峰都得绷紧脑子里的“一根弦”,绝对来不得丝毫放松,姜海云也和站务人员一同维护站台秩序、监护站台安全,不断重复着“请乘客不要依靠护栏、请不要探头张望……”,一天下来口干舌燥、声音沙哑那也是“家常便饭”了。
姜海云说,她和同事们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前来做志愿者。要说到累,那是当然的,但是想到自己是一名世博专线的职工,身上就会有股使不完的劲。
和煦送暖 千般关爱
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会有一个好女人,当然,成功的女人背后更需要一个好男人的支持。作为站长,在职工眼里的姜海云细心周到、尽心尽职;作为妻子,在丈夫眼里的姜海云却有些大大咧咧、粗心大意。
“服务世博高于一切!”为了确保世博专线的运营任务,作为世博专线马当路站的站长,姜海云以身作则坚守岗位,常常为了妥善布置好第二天的运营工作而加班加点。每每回到家中,女儿早已进入梦乡,她就只能走到女儿身边悄悄地送上饱含母爱和歉意的一吻。第二天一早还没等她来得及多看看、多抱抱睡眼惺忪的女儿,便又匆匆离家为新一天的工作而奔忙。女儿常常问爸爸,妈妈怎么这么忙,老是看不见,她的丈夫对女儿说,“妈妈工作忙是为了世博会啊,这是她的责任,我们都要支持她!”
由于工作繁忙,家务事都落在了丈夫身上,而丈夫默默地付出、大度地包容,给予姜海云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照顾女儿、料理家务,总是把家里打理得仅仅有条,尽可能减少家里给她的影响,让她在工作时无后顾之忧。为此,姜海云总是欣慰地说:“我有个好丈夫,如果没有他的支持和鼓励,我肯定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真的很感激他!”
所以,看着姜海云在服务中把会心的微笑送给来往的乘客,其实,这不仅仅是工作的要求,更是来自她内心的一份甜蜜。
予人玫瑰 手有余香
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姜海云还加入了公司优质服务研讨小组。此后的姜海云不断思考:应该怎样摆正与乘客之间的位置?到底以一种怎样的服务态度和精神面貌才能更好地为乘客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
多年在一线的服务让她有了几点心得:
学习不是任务,而且是一种责任。姜海云对我说:虚心向老师傅请教,是提高自身服务技能的一条捷径。
坚持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姜海云告诉我:繁杂琐事做一件很简单,能件件都做好,坚持做好,一定大有收获。
多帮人、多助人、才能多快乐。姜海云还说:寻找和帮助有困难的乘客就是寻找快乐的源泉,服务的过程就是助人为乐的过程,乘客收获满意的时刻就是收获快乐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