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世博专栏
上海地铁命名全国劳模鲍鹤群所在世博专线乘务1组为“鲍鹤群班组”

2010-05-21  来源:运营二公司

图为命名仪式现场

(通讯员 盛迪)十年的努力和十年的坚持造就了今天鲍鹤群22多万公里的安全公里数,相当于环绕饶地球赤道5圈半的长度。28岁就获得全国劳模的殊荣以及上海地铁“两金司机”的荣誉完全是凭借他对自己“技能上学好加学精”、“行车时 用劲加用心”、“服务中 真心加真情”的严格要求。在运营中,他根据多年的经验率先提出并垂范的“三等一看”“阳光服务”工作法,还将其推广至司机中,对运营服务和运行安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图为鲍鹤群与国庆阅兵姐妹花服务员及两名地铁司机签订带教协议

为表彰全国劳动模范鲍鹤群不懈追求、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全体员工向鲍鹤群学习,发扬特殊时期特殊的工作精神,全力以赴为世博会提供安全、规范的运营服务,上海地铁将鲍鹤群所在轨道交通世博专线乘务1组命名为“鲍鹤群班组”。现场,鲍鹤群还与两名地铁司机以及两位参加过国庆阅兵的双胞胎服务员签订带教协议。

201051,正值上海世博会开幕首日,装载着上海地铁人全力保世博坚强信心,首列世博专线列车由全国劳动模范鲍鹤群驾驶,缓缓驶出马当路站台。全国劳动模范鲍鹤群带领世博专线年轻的驾驶员们,为广大乘客提供更加规范、优质的服务,为世博会的精彩、成功、难忘再立新功。

 

附:鲍鹤群事迹

速度与激情

——记运营二公司乘务部列车司机鲍鹤群

如今的上海的地铁,一天的客流500多万,这相当于一座中等规模城市的人口,这里凝聚着数千地铁列车司机在数百公里的线路上日夜兼程的辛劳,而鲍鶴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十年的努力、十年的坚持,至今他的安全公里数达到22多万公里,相当于环绕饶地球赤道5圈半的长度;他提出并率先垂范的“三等一看”“阳光服务”工作法推广至司机中,对运营服务和运行安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他还获得了两颗金星的“两金司机”;奏出来的不是单调、乏味、平庸的曲调,而是一部美妙的青春乐章。

技能上 学好加学精

10年前,与其他阳光青年一样,聪明而自信他经过一番努力,顺利地通过培训、考试,成为电铁列车的驾驶员。

学会开车是一回事,开好车却是另一回事。信心满满的他没开几天就遭遇了一次挫折,在处理一起简单的列车故障时,居然切错了开关,导致整条线运行次序的混乱。有人投诉、有人吵闹,因为他的失误耽误很多人的行程。

那天回到车库已经是深夜了,车库里充塞着持序不断的列车空压机等设备发出的轰鸣噪声,凛冽的寒风无遮无拦地肆虐着;他依靠着立柱,望着一长溜列车,久久地发呆……。失误惊醒了踌躇满志的鲍鶴群,他意识到手中的活并非信手拈来那么容易。

他第一次感受到内心的沉重和紧迫的催促。

列车驾驶中,难在判断故障性质和及时处理的手段,整列车设备柜内共有60个旋钮开关、12个带指示灯按钮、288个保险开关,它们涉及到车门、制动、辅助逆变器、主回路、空压机、车钩回路、CCU故障等十一大类,几十条常见故障。在行车中,从故障的出现到处理完只允许短短的三分种。

只要你热爱,只要你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做好。检车了,他总是提前上车,比别人多化一点时间;回库后他还要对列车的各个部件、设备逐个巡视一遍,总是最后一个休息;睡觉前还要对一天的运行情况在脑海中过滤一遍。

为能做到判别准确、处理及时,他想方设法将几年来列车发生的故障类型、特点、状态的原始材料收集起来,进行汇总,逐条研判,还对司机处理故障的过程仔细分析总结经验。同时,借来了列车技术资料,请车辆检修和技术人员辅导,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处理要诀;并汇总成册。

每次出车的列行检车时,他都要先把所有的按钮、保险、开关及仪表屏显之类的看一遍、用手挨个摸一遍,常年如此,以至对设备位置的熟悉犹如自己的眼睛耳朵那么清晰可及。

功夫不负苦心人,不断追求、不断完善,几年下来,他成了司机队伍中的佼佼者。

有一次,他驾驶列车运行的途中,突然,持续刺耳的轮轨摩擦声伴随着强烈的车身摇晃,列车以紧急制动的方式迫停在区间中,司机室和车厢一片漆黑。此时,车厢中响起的阵阵惊呼,还不时传来有孩子的哭声和敲打车门的响声,空气仿佛凝固了,他的心也揪了起来,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了下来,怎么办?离前方车站还有较长的距离,再不处置,乘客情绪将更不稳定。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观察分析,头脑里快速搜索着处理该故障的办法,几秒钟内判断该故障一定是车钩连接触点发生问题,应急处理办法就是切除“车钩监控旁路”开关,重新启动列车,果然,列车恢复了,他第一时间开启了车厢照明,随即进行安抚性广播:“乘客们,刚才列车出现的故障已经排除,请大家不必担心”,乘客们恐慌心理消除了,立刻安静了下来,这一切仅仅用了两分钟。

行车时 用劲加用心

“学好加学精、用劲加用心。”这是他工作的座右铭。他要做的就是一丝不苟,这样的坚持已经整整十年了。

那是个盛夏早晨,一场特强的雷暴雨骤然而至,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就把整条马路变成了一片汪洋,也将要到车库开备车上线运行的鲍鹤群截在了龙阳路地铁站,恰逢上班高峰,且雨天的客流比平时高出许多,他望着车站里蜂拥而至的客流,再也耐不住了,卷起裤脚要走,同伴劝他待水退去点再走,这样像摸鱼的了。“这算什么,那我就当一回渔夫吧!”他毫不犹豫地走出了车站。深一脚、浅一脚,在齐膝深的水里边摸索边走,原本十来分钟的路,足足耗费了半个小时。

运营工作做的好,关键是要有一份真心、细心。一列车上线运行,关系到一整天的运行安全,也应体现出给乘客一份舒适、快捷的享受,鲍鹤群心里就装着这样一份心情。

因此,一天运行的关键在于检车,年复一年,鲍鹤群每次出乘都往复着这样的程序,他从不疏忽每一个部件,每一个部位。每次检车从车况、保险、开关、阀门、车门到静态、动态实验等等,即繁琐又费时。而鲍鹤群已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从不放过每一道程序。用手触摸,用眼仔细揣模,用耳听。

一次在列行检查中,忽然隐隐约约听到有“咝咝”的声音,但不能确定是什么,因为车库里有几十列车,空压机等设备发出的噪声塞满了整个空间,很难辨别声音出自哪里、或是什么发出的。但他并没有放过这些疑点,沿着车体一路巡去,反复甄别,终于发现空压机漏气,如果上线,漏气扩大的话就会影响运行。

鲍鹤群说要真诚对待自己每一趟出车,如有疑点,要反复检查,直到完全确认完好为止。就如一次发现车钩有问题,粗略看来没什么异样,但鲍鹤群用眼光扫过的瞬间,觉得不是很放心,于是他站在车头中距,反复观察,后确认车钩确有稍微偏斜,如不仔细,真还看不出来,这样的车上线一但遇到救援,就会出大的行车事故。

“用心”不仅在技能上取得了领先,在这几年的行车中也避免了多起事故。

一次,有一位乘客不慎掉下了站台,双腿跪在了铁轨之上。看到了逼近的列车,他顾不上疼痛,赶忙起身,拼了命往站台上爬,但怎么也爬不上去。

事实上就在那男子跨出黄色警戒线的一刹那,小鲍就鸣响了列车汽笛,同时把驾驶手柄牢牢地“敲”到了快速制动位。眼看列车带着倔强的惯性,越来越接近那个男子,小鲍焦急地站起身整个人几乎全趴在了前挡风玻璃上。最终列车稳稳地停在离男子不到半米距离的地方。小鲍这时才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正是小鲍在驾驶的时候全神贯注、真正“用心”在工作才避免了一起道床伤亡事故的发生,而处置类似的险情已有多次。

服务中 真心加真情

有了为乘客服务的真情,就会有方向、有办法,这就有了“精细化服务法”,就能做的更周全、更真切、更人性。

2号线的大客流是有点惊心动魄的,鲍鹤群在了望、开关门作业、手指呼唤、动车等一套程序都做的细腻而真切;客流拥挤时,他总是反复了望,开关门、动车时缓一缓,动车前还要再次确认。

也有人说他太过认真,他说这是对乘客、对运营的一种保障。从年头开到年尾,有些人觉得疲惫、庸懒了,而他恰恰相反,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为了一个良好的神态,他连平时走路都格外注意步态的匀称,日常保持端庄的举止,因此,他工作时显得格外有气质,神态端正、举止大方、言谈平和、待人亲近,难怪有人评价说:他开的是放心车、温馨车。

2号线客流逐年骤增,载客运行也变得愈来愈复杂:停站间隔短,上下客流拥挤,稍有疏忽就造成夹人;尤其是老弱病残、小孩、外地乘客,滞留在外的、没及时下车的、夹在门间的,耽误了乘客的行程,也给运行造成困难。

作为司机,鲍鹤群看到的很多、听到的更多,所以想的也很多。在班组会上他首先提出:司机的职责大于开好车。既要有开车的熟练技能,更应有服务意识。他在司机中倡议“三等一看”的动车作业程序,更好地顾及乘客。

“三等一看”的内容就是:“遇到乘客询问时等一等,遇到团体乘客上车时等一等,遇到行动不便乘客上车时等一等。末班列车动车前看一看,带走站台滞留乘客。”经评定,他驾驶的车最稳妥,也最有效率。“三等一看”的服务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起到了很好作用,为乘客提供了便利,他的倡仪得到了部门的支持,并在客二运转司机中广泛应用。

在为乘客服务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面对乘客及乘客询问出行中的各种难题。他看重的是不给乘客为难、不给自己留下尴尬。同时他也发现司机的服务意识相对薄弱,因为在司机的行车工作中大量的时间都是在与冰冷的机器打交道,服务工作参与的相对较少,所以不重视面对乘客时的举止言辞,为此他结合自身岗位提出了“阳光服务”。既面对乘客时要给与阳光般的微笑,面对乘客的需求要给与阳光般的热情,面对乘客的不理解要给与阳光般的胸怀。他觉得阳光给人的感觉就是柔和,温暖而且持久恒定。这个方法就是要让乘客感受到司机热情耐心的服务态度。

在行车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次停靠站、遇到无数乘客的无数个问题,他总能事无巨细、耐心解答;为了不让乘客多走冤枉路,为把 “便民第一”的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就利用休息时间,在家熟记地铁沿线的各个著名景点和主要建筑,以便在第一时间迅速、准确的将信息传达给乘客。

鲍鹤群也将这些服务方法称呼为“精细化服务法”。因为他认为服务就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看似很小的事,给与乘客的方便和温暖是很大的,他的这方法正是以细节为突破口,让乘客感受到地铁品牌化服务的魅力。这些方法也真正体现出了优美的地铁形象,温馨的乘车环境和过硬的服务质量。他对于更高境界服务的追求更是阳光般的执着!

传帮带 热心加细心

他是老司机,也是新人的良师益友。几年里,在言行上作着表率,在技能上先后带出了六批合格的地铁司机;无论是技能,还是工作状态,在他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感化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对年轻司机来说,早上出车仿佛是一场煎熬,尤其是冬天,早上45点钟就要钻出被窝,谁不想多睡一会?为了能够有宽余的检车时间,给即将投入运营的列车多一份可靠保障,鲍鹤群总是把自己的手机铃声调前一会,往往是还未等叫班的来招呼,他已自己悄悄地起床了。

年复以年,他总是比别人起的早、似乎就没有迟到过。

金星司机是每一位列车驾驶员努力的方向,成功的标志。鲍鹤群做到了,但他依然那么恬淡。他技术好,大家都认可。他说:开好车不光是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份真心、真情去对待自己的工作。他还认为:司机要体现出应有的形象,尽到司机的职责,特别是功夫要做到每一个细节上。他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做的。

做司机,技能是关键,鲍鹤群深有体会。一次,有一个司机在运行时处理故障不熟练,切错保险开关,造成列车救援。

上夜班的那个晚上,已是深夜了,可鲍鹤群临睡时还在思来想去的不放心,找来自己的徒弟,仔细地为他分析发生在白天的那起事故,他见徒弟听的有点迷茫,小鲍急了,一把揣上徒弟,直接到列车上实地讲解。

冬天的深夜特别寒冷,他跺着脚、搓着手。讲过程、讲要领,还要分析原因;自己操作一遍,徒弟再动一趟手,一遍、二遍,直到徒弟完全理解、完全能自己操作为止。

自那以后,他从不放过运行中发生的事,把这些事也作为培训的“教材”,回库了,不管是早还是晚,他都要带上新司机到车上去转转,讲一讲;徒弟要临考了,或者要单独驾驶了,他休息在家也不踏实,拉上徒弟,带着资料直奔车库,有时一忙就是一整天。

作为班组里的“老大哥”、“排头兵”,他不忘帮助年轻人一起提高。随着2号线客流不断增加,AC-08-02-05型和-02自扩编四种车型混合运行,这给地铁司机特别是年轻司机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要快速解决面临的难题也很不容易,面对这样的形势,鲍鹤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利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帮助年轻司机提高业务,常常是利用夜班回库的休息时间帮他们解决工作中的难点。

在一次列车救援演练中,他认真细致的监督每一位新司机的处置步骤,然后指出他们的不足,完善他们的处置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每培训一名司机他就要在列车上跑一圈,然后恢复故障,以便下一名司机演练,当这项培训工作圆满结束时他已经马不停蹄地在列车两头来回跑了整整28圈。

鲍鹤群的理想就是能把行车工作推到一个至高的境界。他对行车工作的这种热诚如行驶的列车般总是永不停歇,平凡的他在小小的岗位中做出了大贡献,阳光的他在每一班列车中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