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世博专栏
8号线耀华路站奋战世博实录

2010-05-10  来源:运营四公司

(通讯员 张悦颖)世博会开幕已经十天了,紧邻世博中国馆的轨交涉博车站——8号线耀华路站以优质的服务和亲切的微笑迎接了数以百万计的参观游客。而在平稳运营和游客称赞的背后,是8号线耀华路站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和默默付出。

在那些等待的日子里……

“满怀激动”的世博前

四月初,耀华路车站备战世博的准备工作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由于耀华路站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车站的疏散能力历经一再的调研后,北面连接世博轴阳光谷的出入口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增加了42台进出站闸机,添置了13台人工售票亭,加装了近二十套导向标志(导向牌、地贴等)。新进职工近60名,车站安排专人进行全方面的现场教学……对于即将到来的世博会,整个耀华路“跃跃欲试”,车站的脉搏“激动异常”。

“声势浩大”的世博“进行”时

世博会拉开了神秘的面纱,人潮之汹涌在预计之中,但却又超乎预料。世博试运营期间,耀华路站共接待655391人次的客流,而世博正式开幕6天里,车站已接待735773人次的客流。世博期间轨道交通将承担60%的世博游客运载工作,而耀华路的客流占了整个轨道交通的30%40%,客流相当“气势磅礴”。而为了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地解决大批游客一同出园时的乘车问题,区域站长李垚每天都要召开当日工作总结会议,把导向设置得更合理,将人手调配得更恰当。虽然每天仅仅是小细节的改变,但积少成多,短短数天,车站的整体风貌,无论是环境整洁、导向合理性、员工精神面貌、接待问讯的业务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经过几天的调整后,导向牌多了,问路者少了;电喇叭多了,排队等候者少了;人手安排少了,工作效率高了;布局合理多了,乘客埋怨少了。

每一个人都在努力着……

为世博,“无私奉献”守候

今年的5.1假期是全中国人民的盛典。而上海则更是迎来了与众不同的5.1长假。长假的到来,使参观世博会的热潮一波接一波。

詹芸,一名耀华路站的常日班值班站长。这是发生在5.1长假关于她的故事:

430日,长假的第一天,晚5点,一家三口享用着晚餐,正策划着晚上一起去看世博开幕式的焰火,走出家门去街上感受一下世博气氛。但当新闻里播放了关于耀华路站上方上南路人头密布,早早等候世博焰火点燃星空的一刻时,詹芸狼吞虎咽了一番,直接往耀华路站赶了过来……面对中国馆前数以万计的游客,她所能想到的,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后面的4天,天气晴朗,参观世博的游客的出园高峰总是来得特别的早。她总是赶在大批游客到车站前就忙碌在通往世博园区的出入口处,再一次检查一遍各岗位服务员的礼仪形象,再一次确认一遍自动售票机的清洁卫生……这样反反复复很多遍她才安心。

天蒙蒙亮的时候上班,总要等到末班开走才能放心地离开车站,这就是耀华路的一名值班站长无私的5.1长假。

为世博,“电力十足”保驾

耀华路站抢修小组,这是一个为应对突发情况、实现快速响应、保障世博安全成立的工作小组。抢修小组成员大部分是常日班人员,在世博前期,他们承担了大量繁琐而紧急的任务,如更新各类新开线路的公告、线路图,各线路的调整运营图后的时间表、换乘表……这些细微的、不起眼的小改变,却给了乘客极大的便利,而这背后是他们在深夜里默默的付出。

在那段日子里,大家已经习惯了,即使是下班后接到的任务,也一定要完成;即使是在家中休息时,电脑屏幕上闪烁的也是正在制作的换乘时间表和运行图……

在最后冲刺的一个月里,每位常日班的员工都早上7点到车站待命,晚上10点忙完回家,双休日还要加班加点,即使这样,大家仍然任劳任怨,对于世博的热情,对于上海地铁的责任,责无旁贷!稍有些疲劳时,看着同事们仍然很带劲地在工作时,又觉得浑身“电力十足”了。

5.1期间,常日班应该是好好在家呼呼大睡或者是好好旅游一番,但车站早已给常日班员工下达了随时待命的命令,就这样,平均五天的假期里每个人加班了34天。

为世博,“众志成城”支援

备战世博,各方都制定了详细的配套方案。公司的职能部室订出了值班表,奔赴一线,为疏散和引导进出站乘客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集团调整了在其他小客流车站值班的机关干部支援耀华路站;清洁公司根据运营时间的延长,调整工作时间,覆盖全运营只为全方位给车站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

身在运营保障的第一线,每天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不辞辛劳的付出,大家都在为世博会努力着、战斗着、奉献着,而来自各方的支援和关注更鼓舞了我们这些在世博馆正下方工作的人员,也使我们更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担。每天,面对十多万的客流,在耀华路站员工的眼中,我看到的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一股团结的力量,一份迎难而上的勇气,世博加油!耀华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