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何瑛颖)2010年5月1日,当新一缕阳光照耀在上海这片热土上时,上海世博会终于在全世界的瞩目下拉开了帷幕。
作为地铁世博专线的年轻职工,我们期待这一天的来临已经足足准备了半年之久。当第一位乘客踏入车站时,我们的脸上洋溢着热情的微笑,一遍遍亲切的您好在车站内响起。虽然大家在车站的岗位不同,但我们拥有一颗同样的心,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的心。世博就此点亮了我们的青春,我们要用青春来奉献世博。
站厅服务员篇
“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您好乘客,请往前走,请乘坐自动扶梯下楼乘车!”我们的服务员身配导游式喇叭,一边不住地用话语提醒乘客,一边用手势引导客流。当看到有行动不方便的人士或推着母婴车的乘客走进站厅时,我们的服务员立刻冲上前去帮忙搀扶,并为他们开启无障碍电梯。这个小小的举动得到了许多乘客的赞赏,特别是一些老年乘客,由于腿脚不便,对于自动扶梯有心理恐慌,当我们的服务员陪同他们乘坐无障碍电梯下站台时,他们兴奋得像个孩子,拉着我们的服务员一遍又一遍地说着谢谢。
对于马当路站而言,地面至站厅没有无障碍电梯设备,为此车站专门配备便携式轮椅升降机运送有需要的乘客。年轻的服务员在第一次为乘客提供这个服务时,固定轮椅,查看保险绳,一个动作、一个细节无不体现了使用这个设备的谨慎。对于乘客来说,第一次乘坐便携式轮椅升降机可能也会有所不适,但我们的服务员除了确保设备的稳当使用以外,还不住地安抚乘客心态平和。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当升降机顺利到达地面时,陪同的家人纷纷对我们的服务投来赞许的眼神,而我们的服务员早已大汗淋漓。刚把第一位乘客安全送入站厅后,对讲机里又传来了第二个需要使用便携式轮椅升降机的乘客的信息。
而此时的服务中心,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为外籍游客分发英文版轨道交通换乘图,为乘客指引场馆的位置,还有些乘客询问展馆排队情况,希望得到一些游玩指导。好在我们在之前的试运营中有了一些经验,知道大部分游客的游玩目标,因此我们推荐他们去一些相对冷门的展馆避高峰。
站务员篇
“请乘客们分散车门上车,谢谢您的配合!”“乘客们,现在是高峰时间,上下楼梯,请注意您的安全!”“列车进站,请乘客们站在黄色安全线内候车,请不要手扶栏杆!”站务员手拿电喇叭,不住地播放事先录好的语音提示。早上的进园高峰是最疯狂时候,列车进站前,大量乘客涌入站台,我们的站务员不一会儿就被淹没在人群中,为了让乘客不要拥堵在楼梯口的站台,站务员几乎喊到嘶声力竭,来回穿梭在人群中,引导客流分散站台候车,特别是在列车进站时,由于没有屏蔽门,站务员必须不停地提示乘客不要站在黄色安全线内候车。当列车驶出站台时,站务员标准的转体、靠脚、目送列车远去等礼仪动作丝毫没有因为之前的疲劳而懈怠。
车站值班员篇
虽然车站值班员无法亲身体验被大客流包围的感觉,但他们的工作确是至关重要的。听调度命令、实时监控大客流情况、播放广播、接电话等。乘客的行车安全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寸步不离地守候在电话和电脑屏幕前,汇报站内情况给站长,成为车站的眼睛是他们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另外在有乘客走散时,他们及时在车站广播帮助寻人,为乘客排忧解难。
列车驾驶员篇
当满载着乘客的第一班列车从马当路站开往世博园区时,驾驶员鲍鹤群开心地笑了。开园首日,他早早的来到了世博园区马当路车站,询问好了运行计划和工作安排,八点三十踏上列车驾驶室,检查完毕,整装待发。八点三刻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站在站台上,看着一波波的游客带着喜悦的神情进入车厢,他的心情也开始慢慢坚定。九点十分调度终于通知发车,一路上他反复确认,平稳行驶,小心停车,看着这第一批游客带着笑容从车厢下来,以轻快的步伐踏入世博园区,他舒缓了一口气。当身边的同事祝贺他成功开完第一班列车时,他却说,他只有在世博期间坚守好每一班岗,把每一趟车都当做第一班车来开,那他才是真正的成功。
一幕幕发生在世博专线里的温馨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每个年轻员工都在默默地为世博奉献他们的青春。工作单一重复,高强度的站式服务使得工作一天下来,两腿已浮肿不堪;引导客流后突然发现喉咙已说不出话;开口“您好!”已成为口头禅,“请往某某出口走”一天要讲几百遍……虽然对于我们来说这些已成为家常便饭,但是我们没有怨言,有的是更多的激情澎湃,为世博服务是我们所有世博专线员工的梦想和光荣使命。
我们有着严格的要求、准军事化的纪律,“把优秀当作习惯!”是我们的座右铭。作为80、90后的地铁青年员工,我们会将地铁的优良传统及奉献精神良好地体现在世博专线中,让更多的乘客领略我们上海地铁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