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年报 2009年10月14日

要想进入世博线工作,需要通过层层面试选拔。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昨天,离世博会的正式召开只有200天了,而为世博园区提供直接服务的轨道交通13号线世博段,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试运营前的准备。作为向世界展现上海形象的一个窗口,世博线的地铁服务人员经过了重重筛选,从2000多名候选人中初步确定140多人入围,挑选的严格程度不亚于一场选秀比赛。怎样的人能被选上担当世博线服务人员?选拔时有什么特殊要求?本报记者昨天前去一探究竟。
何楣
初选:7轮面试
百里选一,考官得“面试综合征”
今年9月1日,“世博线接管项目组”正式成立,被网友誉为“上海地铁最帅站长”的范明涛是这个项目组的负责人,全程负责选拔工作的他告诉记者,此次世博线服务人员选拔的严格程度是他地铁从业10年来第一次碰到。从初次面试到初步入围要经历前后7轮面试。
原来,从今年5月份开始,地铁运营二公司人事部门就在下属的2000多名职工中进行了筛选,经过三轮面试确定一批候选人员。在项目组成立后,又经历了4轮面试。经过近半年时间7轮的面试后,日前终于确定140多名人员入围,真可谓百里挑一。
每一轮的面试都是一个精挑细选的过程,不仅仅有面试官的现场面试,每场面试更是被拍摄下来,事后考官和相关领导都要反复看,观察每一个面试人员的细节、特点,最后再在总经理办公会议上商议确定。
“我现在闭上眼睛,眼前都是人影晃动,都是来参加面试的人员的形象。”作为主要面试官的范明涛戏言,高密度、高要求的面试已经让他得了“面试综合征”。
优秀小伙习惯性抖腿差点被淘汰
“一个乘客买好票,但进站前票子掉在了地上,他弯腰去捡票,车站服务员正好看到他捡票却没有看到他之前买票的过程。而在这时,该乘客在进站前突然发现多买了一块钱,便要求退票,问这个服务员给不给他退票?”这是一个典型的考验服务员反应能力和业务能力的考题,实际上这样的情况也确实在地铁车站发生过,并引起了争执和投诉。面试的时候,范明涛不时会用类似的问题问面试者,以观察他们的反应和应对能力。
当然,世博线服务员的面试,不仅仅是看他回答问题是否流利,他的业务是否熟练,其实从他走进门来的那一刻面试就开始了。比如看他的衣着是否规范整洁,是否佝偻着腰,走路是否单臂甩动,坐下来后坐姿是否正确,腿是否不自觉的抖等等。曾经有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的面试者,面试的表现也很好,就是坐下来后两腿不自觉地抖动。后来经过大家的商量之后,决定给这个小伙子一个机会,让他参加此次封闭式培训,“如果经过培训,他的这个不自觉的问题还不能克服的话,我们也只好淘汰他。”
终选:封闭培训
与“隐身”考官同住,微笑也是考验
不要以为经过了这样7轮严格面试后就确定能成为世博专线的一员,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7轮面试仅仅是过了初选的第一关,用考官们的话说,这仅仅是通过了“平面”的面试,而立体的考验还在后面。
记者了解到,本月底,这140多名初步入选的服务员将入驻世博村,进行一场为期近两个月的专门培训,整个过程既是有针对性的专业的培训过程,也是一个进一步选拔和淘汰的过程。
范明涛告诉记者,在这近两个月时间内,考官们会跟这些学员吃住在一起,24小时全覆盖,对学员进行个性、习惯等全方位的考察。更重要的是,这些学员并不知道身边的同学中哪些人会是考官,除了课堂,吃饭、娱乐,甚至是在路上擦肩而过、微笑一下,都可能经历了一场考试。而在经过了近两个月的培训和选拔后,一批行为习惯不好、不符合世博线要求的学员还将面临淘汰。
“你们不要以为这样的选拔太苛刻,主要因为这个岗位实在太特殊。”主管人员选拔的地铁运营二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个人都是一个细节,而在世博会期间,每个细节不仅仅代表了上海地铁的形象,更是代表了上海的形象。
【相关】
“最帅站长”领衔世博线
此次领衔13号线世博线的范明涛,被网友誉为“最帅的地铁站长”。今年32岁的范明涛目前是2号线世纪大道站的区域站长,从10年前进入地铁工作,他经历了上海地铁的一系列成长。10年间他在多个站点多个岗位上工作过,但工作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因为一有新线开通,他就要赶赴一线。同事们称他是“拓荒牛”,他则戏称自己是“背包族”。
原来,1999年退伍军人出身的他,刚进地铁的时候在1号线常熟路站做一名普通的服务员,很快晋升为人民广场站的值班站长,1999年底随着地铁2号线的开通试运营,他被调到了2号线,开始了他的“拓荒”历程。2号线西延伸新线路开通的时候,他被抽调到西延伸段,而8号线开通试运营的时候,他又被派到8号线,如今13号线世博段筹备试运营,他又担当重任。除了丰富的区域站长的经验外,他还是全国轨交系统第一支专业的礼仪服务培训师中的一员,负责对地铁员工的礼仪培训。
当记者问到,由他这个“最帅站长”带领一群帅哥美女服务在世博线,会不会是一道特殊风景时,他笑着表示,相貌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能够为乘客提供难忘的优质服务,能够展现上海青年的形象和风采。
选拔揭秘
最基本要求:外表舒服,内心诚信
“不高、不矮、不胖、不瘦”
既然选拔过程如此严格,那究竟世博专线的地铁服务人员有什么样的要求呢?据了解,对于世博专线服务员的选拔,最基本的要求是:“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看上去比较舒服。”貌似简单的标准,实际上操作起来很难。
“我们选拔标准的第一条便是讲形象但不唯形象。”范明涛告诉记者,世博线服务员的选拔形象是第一位的,但不是唯一标准,还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还要有很好的现场应急和反应能力。记者了解到,与人们想象中的“选美”不同,除了外在的形象美外,更加注重语言美、服务美等综合素质。
范明涛告诉记者,在前面的层层选拔中,他们发掘了一批人才,其中包括曾经在迪拜7星级酒店做了两年前台服务员的一名学员,曾经在铁路局奥运专列上做过服务员的学员等。在接下来的封闭培训中,将把他们的经验引入。
实际上,这次人员的选拔,更加注重了“因材施教”。据介绍,这批入围的学员,最大的特点是文化层次高和年轻化。主要以85后生力军为主,还有部分90后新生代。在文化层次上,高校毕业生占到了将近一半,大家的英文基础都很好,甚至有不少人掌握了西班牙语、日语、韩语等小语种。这些文化素质高,语言能力强的生力军,将会“因材设岗”被安排到跟外国人、外地人交流比较多的服务岗位上。
在入围人选中还选拔了一批高素质的退伍军人,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强,应急反应能力强,他们将主要安排在站台服务员的岗位上,进行秩序维护和应急处置。此外,还选拔了一批在服务行业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的人员队伍,他们被安排在组织带动的岗位上。
品质重于相貌,“种子”落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个故事,在选拔中有一个小伙子,是典型的帅哥,形象气质俱佳,而且英语非常好。几轮面试筛选下来一路领先,是内定的世博线头号人选。不过最终却被淘汰了。
原来,在经过最后一轮的面试后,主考官让他先回原来的岗位上班。但后来偶然的机会却发现这个小伙子没有去原来的岗位上班,他跟原来车站的站长说自己去13号线上班了。后来,面试组找到了这个小伙子,给他机会希望他能将这件事情解释清楚,但小伙子却表现得无所谓。在经过商量以后,项目组一致认为,虽然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这个小伙子缺乏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缺乏基本的诚信,最终这个“1号种子”被淘汰了。
声音
每个地铁站就是一个世博展馆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诉每一个来参观世博会的嘉宾,每一个世博地铁车站,就是一个世博展馆。”
地铁运营二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3号线世博专线是直接为世博园区服务的,世博会期间,嘉宾一进入地铁站,就相当于进入了世博园区,世博地铁站要跟世博融为一体,是整个上海精神风貌的体现。
据了解,通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就是为了培养适应世博站工作节奏的、能承担责任的优秀服务人员。但整个选拔又不仅仅是为了世博5个月的运营,同时也是在未来地铁13号线的常规运营培养和储备人才。此次的选拔也是一个地铁提升形象,提高服务水平的契机。